2010/11/13

Posted Posted by 史坦力 in ,
undefined
undefined
幾個和膝蓋有關的數字須放在心上,這些數字並不是絕對的,和受測個人的體重、走路跑步速度、坡度等研究條件有關,用來做不同活動時膝蓋相對負重比較,是有相當意義的: 躺下來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膝蓋負重幾乎是0 站起來和走路          膝蓋負重是體重的1~2倍 上下坡或上下樓梯   膝蓋負重是體重的3~4倍 慢跑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膝蓋負重是體重的4倍 跑快些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膝蓋負重是體重的12倍 我們須知: 膝蓋是有使用期限、壽命的。 膝關節結構是前後屈伸,不要左右扭轉。 膝蓋受傷時須休養,等人體的新陳代謝自動修復後再運動。 腿部肌力訓練,例如慢跑,有助於膝蓋。 體重過重會使膝蓋過度負擔。 我們就以慢跑來看膝蓋的保健吧。 由於慢跑使膝蓋負重增加4倍,也就是說,體重60公斤者慢跑時膝蓋會承受240公斤壓力;因此慢跑時速度不要快,慢跑距離不要長,以5000公尺為上限。如果膝蓋已有毛病要做復健,復健期間不宜增加膝關節負擔,長期而言不可放棄運動。如果復健期間長,可做游泳、單車、走路等膝蓋負荷較輕的運動。 任何運動有好有壞,我主張慢跑的理由是: 慢跑屬高衝擊型的運動,可以增加骨質密度。 慢跑可以強化心肺功能 慢跑是全身型運動 慢跑自己一人就可以做,無須考慮搭檔時間。 慢跑可以增加肌肉提高新陳代謝率,間接防止老化所引起的中年肥胖問題。 慢跑老少咸宜 慢跑花費少,只要慢跑鞋、排汗衣褲 慢跑沒場地問題,找不到場地,原地跑步也不差 慢跑的壞處是對膝關節負擔較重。 因此,須注意如何減輕身體重量的對膝關節的負擔,以保護膝關節: 慢跑步子不宜大。 慢跑落地的前腳不能離地太高,不能往地踩而是腳跟自然落下。 慢跑的前腳要腳跟先著地,然後腳掌平貼地面。 慢跑要練習用髖關節緩衝,不要直接用膝關節緩衝來自地面的撞擊力。 穿慢跑鞋在PU跑道上或草地上跑。 慢跑須先暖身,一開始不要快。 慢跑時全身放鬆,尤其是腿部的踝、膝、髖三個主要關節,腳掌關節也要放鬆。 慢跑感覺膝關節會痛時,就須修養,隔兩天看看情況好轉才能繼續跑。 膝蓋不要受涼,因此在秋冬季最好穿長褲跑步。 身體不能過重,最好符合BMI標準,過重就減肥、過輕就增加重量。 參考資料: 膝蓋出問題...

2010/11/12

Posted Posted by 史坦力 in
undefined
undefined
冬季早起 千古艱難 立冬以來,東北季風逐漸轉強,天氣明顯變冷,太陽也不早起,對每日定時起床的我還真是有些猶豫,心裡有些掙扎。 每天天未亮鬧鐘一響人就清醒了,但,氣溫有些冷,旭日未升天黑黑的,心裏有百千個聲音、百千個理由,告訴自己:再躺會兒,等一下再起床,被窩好溫暖好舒服...。 醫師告訴我們,早上醒來,不要馬上坐直身子,不要馬上起床,要多躺些時間再起床,以免血壓飆高。我是個聽話的人,再多躺會兒吧,往往再醒來已是一個小時後的事了,該吃早餐準備上班了。 有注意到,睡前多喝水三更半夜起床上廁所時,一清醒馬上坐起來,會感覺到腦壓心跳都有很大的波動。因此,清晨從睡眠中醒來時,應先在床上躺一會兒,讓身體完全清醒然後緩緩地起床。在冬季如果清醒後馬上起身,這種驟然的動作很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,很多老人家就是這個原因中風的。 可是這個認知讓我睡過頭,有好幾天都因此不能早起慢跑。後來,我改變起床的方式才解決這個惱人的問題。清晨,只要鬧鐘一響,我還是馬上起床以免睡過頭,但我起床的方式較不會引起血...

2010/11/11

Posted Posted by 史坦力 in
undefined
undefined
可曾在台北大橋上佇足悠閑地觀賞淡水河兩岸? 星期例假日好不容易可以放下工作或山林健行、或約友騎車、或搭車遠遊。但總有人隨身總要帶些文明物件:MP3、iPhone 4、MP5、書籍雜誌、相機攝影機、筆記型電腦、iPad、PSP,更有人帶著大音響到處趴趴走。假日就是身心放假的日子,理應放下日常文明產物,懷著悠遊的心,乘雲漂泊閑散終日。 找個假日做個實驗,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:在家,家中無人,足不出戶,不聽音響,不看電視,不上網瀏覽,不MSN,不Google,不收發email,不看書,不玩online games ,不非死不可Facebook,不推特Twitter,不噗浪Plurk,不看報不閱書,不喝咖啡不飲酒,不看網誌Blog...,不做什麼事,也就是整天無所事事。看看自己會不會無聊致死,看看自己會不會發瘋徬徨終日,看看自己能熬到什麼時候? 半畝方塘一鑑開  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 為有源頭活水來 偶而開車路過山區、荒野,看似渺無人烟的窮鄉僻壤,總有幾戶人家雞犬相聞。總想不通他們有無和外界連絡,有無電視、網路,農暇之餘做那些活動,不覺生活單調乏味嗎?大部份人一天都受不了,為何他們可以終身過如此遠離文明的平淡生活? 曾經我是個假日到那裏都帶著書帶、著音響之徒,坐在火車、公車上閉目養神時也須耳聽音樂眼看書籍,不如此就坐立難安心煩氣燥。現在,我到那裏可都以雙手空空不帶物件,可以整日不須音樂、書籍,盡情享受假日悠遊,或和家人駕車穿越山林,目馳海天浪濤的樂趣。心領神會什麼是活在當下,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溫馨,感受林野微風拂身,傾聽溪水潺潺鳥鳴蟲叫的天籟。如果還是帶著MP3、帶著耳機,那我將無法領受上述的樂活。 從大稻埕碼頭遠眺三重 夕陽將盡...

2010/11/10

Posted Posted by 史坦力 in
undefined
undefined
蕃茄火腿玉米飯 有人量入為出,有人量出為入;有人以收入決定花費,有人以花費決定要有多少收入。 對減肥而言,每天所攝取的總熱量等於每天所須消耗的總熱量時,人就不會胖也不會瘦,因為出入相等。 每天熱量消耗 = 基礎代謝率(BMR)所需熱量 + 身體活動所需熱量 + 食物的熱效應所需熱量 基礎代謝率指的是在安靜狀態下(通常為靜臥狀態)消耗的最低熱量,但人不可能如植物人般整天躺著不動,多少都有些輕微活動,因此目前都以靜態能量消耗值(REE) 來替代BMR,ERR指的是一般人一天所需最小熱量需求。 所以上述公式也可以改為: 每天熱量消耗 = 靜態能量消耗值(REE) + 身體活動所需熱量 + 食物的熱效應所需熱量 三項熱量消耗各約佔人體總熱量的百分比為: REE:約佔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5~70% 身體活動:約佔總熱量消耗的15~30% 食物的熱效應,約10% 對減肥而言不須太精密正確,我們可以忽視食物效應的10%,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每天所攝取的總熱量為靜態能量消耗值(REE)...

2010/11/09

Posted Posted by 史坦力 in
undefined
undefined
微軟免費的防毒軟體 Security Essentials 好了,我們安裝了惡意網站偵測軟體(SiteAdvisor),也安裝了網頁威脅防禦工具(WTP),就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? 上述兩個軟體的名字有提到「網頁、網站」,顧名思義,對於信件、信件的附件、USB隨身碟的檔案、光碟、硬碟等檔案是沒有防護作用的。例如,我們收到一封有附檔案的email,當我們打開所附檔案時,如果這檔案已被病毒感染,則上述的網頁、網站防護程式是沒法保護我們的。 微軟從Windows XP開始就附有Microsoft Defender(間諜軟體及惡意程式碼防護),目前更推出免費的防毒防駭軟體Security Essentials;一般人認為免費的軟體一定功能不佳,錯了,微軟這款防毒軟體和多家國際防毒大廠合作,也就說功能不輸國際防毒大廠本身所推出的防毒防體。不知是什麼原因,微軟不想大聲的昭告天下。 Windows Vista, Windows 7本身內含Microsoft Defender, 安裝Security...

2010/11/08

Posted Posted by 史坦力 in
undefined
undefined
趨勢科技 WTP雲端掃毒工具 - 免費 上網安裝SiteAdvisor雖可以預先告知我們這個網站安全否,但一個安全的網站也可能在下一刻鐘被駭客入侵,植入木馬或其它惡意程式。由於SiteAdvisor只評估網站的安全性,卻無法告知我們目前所瀏覽的網頁是否安全,我們還須安裝另一套軟體來防止這狀況發生,提供這服務的是趨勢科技的「網頁威脅防禦工具 WTP」。 當駭客透過網頁在我們的電腦安裝惡意程式後,不須透過網頁瀏覽器就可做壞事,這不是前述SiteAdvisor 可以偵測阻擋的,趨勢WTP卻可以做到,因此,安裝SiteAdvisor 後還是得安裝WTP以收相輔相成之效。 趨勢指出WTP有以下功能: 採用網頁信譽評等服務技術,猶如線上大型掃毒引擎,為你偵測並阻擋變種新病毒。 有效防止Downloader病毒下載器,在背景偷偷自動下載病毒。 能與您電腦上既有的防毒軟體同時安裝、相互支援,完整彌補重要的安全漏洞。 避免讓你瀏覽或連結至惡意網站,降低與被植入惡意程式或掛馬網頁接觸的機會。 當偵測到網頁威脅或Bot...

2010/11/07

Posted Posted by 史坦力 in
undefined
undefined
父親喜歡照相,在人潮熙來攘往中,拿起相機想拍給誰看? 向來獨自看各種展覽的父親突然邀我一起搭捷運蘆洲線,又問我哪天有空一起去逛花博。 記得女兒曾說:「我家阿公很強,自己會搭公車捷運、看展覽、會玩電腦、耳聰目明、喜歡吃有殼的海鮮。」 父親已屆九十高齡。 一直以來,父親外出看醫、看展覽、都有一位常年往來的郷親至交陪同,後來那位郷親中風過世,父親就獨自一人出遊,向來不用家人陪。 現代人的無奈:自畢業入社會工作開始,日子流逝在結緍生子、參加同學友人的婚禮、參加同學友人子女的婚禮、出席喪禮告別式中流逝。在職責和職務中、在學習和成長中我日漸老於世故,而在家的時間就一日少過一日;家,只是吃飯睡覺的地方,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不長。記憶中,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多是在飯桌上,和子女相處的空間多是送他們上學的車上,和妻子則是在討論如何教養子女中渡過。 父親老了。在蘆洲線的各個車站,常看到父親用悠遊卡刷左邊的閘門卻想從右邊進入,人就在閘門口發呆,想不懂閘門為何沒開啟。父親老了,在候車時,分不太清楚,是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