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幾個和膝蓋有關的數字須放在心上,這些數字並不是絕對的,和受測個人的體重、走路跑步速度、坡度等研究條件有關,用來做不同活動時膝蓋相對負重比較,是有相當意義的:
躺下來 膝蓋負重幾乎是0
站起來和走路 膝蓋負重是體重的1~2倍
上下坡或上下樓梯 膝蓋負重是體重的3~4倍
慢跑 膝蓋負重是體重的4倍
跑快些 膝蓋負重是體重的12倍
我們須知:
膝蓋是有使用期限、壽命的。
膝關節結構是前後屈伸,不要左右扭轉。
膝蓋受傷時須休養,等人體的新陳代謝自動修復後再運動。
腿部肌力訓練,例如慢跑,有助於膝蓋。
體重過重會使膝蓋過度負擔。
我們就以慢跑來看膝蓋的保健吧。
由於慢跑使膝蓋負重增加4倍,也就是說,體重60公斤者慢跑時膝蓋會承受240公斤壓力;因此慢跑時速度不要快,慢跑距離不要長,以5000公尺為上限。如果膝蓋已有毛病要做復健,復健期間不宜增加膝關節負擔,長期而言不可放棄運動。如果復健期間長,可做游泳、單車、走路等膝蓋負荷較輕的運動。
任何運動有好有壞,我主張慢跑的理由是:
慢跑屬高衝擊型的運動,可以增加骨質密度。
慢跑可以強化心肺功能
慢跑是全身型運動
慢跑自己一人就可以做,無須考慮搭檔時間。
慢跑可以增加肌肉提高新陳代謝率,間接防止老化所引起的中年肥胖問題。
慢跑老少咸宜
慢跑花費少,只要慢跑鞋、排汗衣褲
慢跑沒場地問題,找不到場地,原地跑步也不差
慢跑的壞處是對膝關節負擔較重。
因此,須注意如何減輕身體重量的對膝關節的負擔,以保護膝關節:
慢跑步子不宜大。
慢跑落地的前腳不能離地太高,不能往地踩而是腳跟自然落下。
慢跑的前腳要腳跟先著地,然後腳掌平貼地面。
慢跑要練習用髖關節緩衝,不要直接用膝關節緩衝來自地面的撞擊力。
穿慢跑鞋在PU跑道上或草地上跑。
慢跑須先暖身,一開始不要快。
慢跑時全身放鬆,尤其是腿部的踝、膝、髖三個主要關節,腳掌關節也要放鬆。
慢跑感覺膝關節會痛時,就須修養,隔兩天看看情況好轉才能繼續跑。
膝蓋不要受涼,因此在秋冬季最好穿長褲跑步。
身體不能過重,最好符合BMI標準,過重就減肥、過輕就增加重量。
參考資料:
膝蓋出問題...